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755篇
  免费   35222篇
  国内免费   19566篇
耳鼻咽喉   3563篇
儿科学   5261篇
妇产科学   2029篇
基础医学   20855篇
口腔科学   6693篇
临床医学   39476篇
内科学   28783篇
皮肤病学   3812篇
神经病学   7875篇
特种医学   13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9287篇
综合类   92454篇
现状与发展   85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7118篇
眼科学   4165篇
药学   40933篇
  534篇
中国医学   33985篇
肿瘤学   15654篇
  2024年   765篇
  2023年   4437篇
  2022年   10850篇
  2021年   13928篇
  2020年   12220篇
  2019年   6824篇
  2018年   7532篇
  2017年   9832篇
  2016年   7662篇
  2015年   13721篇
  2014年   17389篇
  2013年   21829篇
  2012年   31085篇
  2011年   32914篇
  2010年   29099篇
  2009年   25967篇
  2008年   26751篇
  2007年   25532篇
  2006年   22484篇
  2005年   17735篇
  2004年   12291篇
  2003年   9950篇
  2002年   7566篇
  2001年   6981篇
  2000年   5121篇
  1999年   2180篇
  1998年   576篇
  1997年   537篇
  1996年   486篇
  1995年   396篇
  1994年   386篇
  1993年   200篇
  1992年   193篇
  1991年   189篇
  1990年   160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88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6篇
  1982年   36篇
  1978年   11篇
  1963年   10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构建脊索瘤患者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从SEER数据库(2004~2015年)中鉴定和收集597例脊索瘤患者。Nomogram是基于建模组420例拥有完整数据的患者建立的。C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确定Nomogram的预测精度和判别能力。结果建立了基于年龄、种族、原发部位及数量、肿瘤分期(TNM)、手术方式、是否放疗、肿瘤转移和肿瘤大小等预后因素的预测模型,C指数为0.778。确定生存概率的校准曲线表明,Nomogram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吻合较好。年龄>60岁(P<0.001,HR 5.723,95%CI 1.988~16.474)、M1(P<0.001,HR 4.121,95%CI 1.834~9.257)、手术方式(全切除,P<0.01,HR0.416,95%CI 0.236~0.732;根治性扩大切除,P<0.0001,HR 0.251,95%CI 0.143~0.442)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omogram为脊柱脊索瘤患者提供了更准确的预后预测。本研究结果显示,年龄>60岁肿瘤分期M1和不进行手术是显著缩短脊索瘤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2.
93.
BackgroundTo introduce and determine the value of optimized strategi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urological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with increased incidence, complexity and operational risk during the global spread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MethodsAll emergent urological patients at Tongji Hospital, Wuhan,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23 (the beginning of lockdown in Wuhan) to March 23, 2020,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 in 2019 were recruited to form this study’s COVID-19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ongji Hospital has the most concentrated and strongest Chinese medical teams to treat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outinely treated, while patients in the COVID-19 group were managed following the optimized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The case incidence for each type of tube-related emergency was recorde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outcomes (surgery time, secondary complex operation rate, readmission rate, COVID-19 infection rate)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across the control and COVID-19 periods.ResultsThe total emergent urological patients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 was 42, whereas during the control period, it was 124. The incidence of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increased from 53% to 88% (P<0.001)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 In particular, the incidence of nephrostomy tube-related (31% vs. 15%, P=0.027) and single-J stent-related problems (19% vs. 6%, P=0.009)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mean surgery times across the two periods were comparable. The number of secondary complex operations increased from 12 (18%) to 14 (38%) (P=0.028) during the COVID 19-period. The number of 2-week postoperative readmission decreased from 10 (15%) to 1 (3%) (P=0.049). No participants contracted during the COVID-19 period.ConclusionsUrological tube-related emergencies have been found to have a higher incidence and require more complicated and dangerous operatio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However, the optimized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are efficient, and safe for both urologists and patients.  相似文献   
94.
背景 骨关节炎致残、致畸率高,可合并多种身心疾病,但早期症状不明显。当前社区骨关节炎的管理存在管治不协调、方法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目的 构建并评价基于信息化的社区骨关节炎多学科管理模式,以促进对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管理,改善患者疾病预后。 方法 首先构建社区骨关节炎患者的多学科管理模式,包含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患者分级管理流程、多学科管理团队及其诊治分工,然后构建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管理流程,并完成信息软件开发。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在上海市定海、大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以及杨浦区中心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普通组和多学科组,各40例。普通组采用常规治疗模式,多学科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信息化的多学科管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西安大略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评分、健康素养管理量表(HeLMS)评分、体质指数(BMI)。 结果 治疗前,多学科组和普通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AIMS2评分、HeLMS评分、BM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多学科组和普通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低于治疗前,AIMS2总分、HeLMS总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多学科组患者AIMS2总分、HeLMS总分高于普通组,VAS评分、WOMAC骨关节炎指数、BMI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基于信息化的社区骨关节炎患者多学科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和体质量,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健康素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5.
背景 全科医生数量和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两个重要维度,其中,医生数量的新增、保持和流失,是全科人力动态规划、管理和评价的重要考量,也是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全科住培)的绩效指标。探讨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可以为今后住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制定提供参考,但目前针对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目的 了解河南省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的就业状况,分析学员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从而为完善培训管理和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8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河南省选取2014—2017年入培且已结业的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326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课题组自行设计,主要内容为学员的基本信息、全科住培情况、目前工作情况及结业后从事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原因。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由学员自行填写。 结果 共发放问卷326份,回收有效问卷271份(83.1%)。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77例(28.4%),从事非全科医学相关工作者194例(7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全科住培基地所在区域是学员结业后是否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影响因素(P<0.05)。与结业后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相比,结业后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学员注册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比例更高〔70.1%(54/77)比32.0%(62/194),P<0.05〕,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执业的比例更高〔49.4%(38/77)比6.2%(12/194),P<0.05)〕。194例未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学员中,从事内科学工作者78例(40.2%),从事急诊及危重症医学工作者33例(17.0%),从事外科学工作者17例(8.8%)。不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前3位原因分别为:单位安排〔34.5%(67/194)〕,所在单位没有全科医学科〔29.9%(58/194)〕,薪酬低〔26.8%(52/194)〕。 结论 非订单定向全科住培学员选择从事全科医学相关工作的比例较低,年龄、文化程度、生源类型及基地所在区域是影响因素。建议加大全科医学理念宣传,加快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建设,提高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以此增加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  相似文献   
96.
97.
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初步探索芫根调控肠道免疫功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 选择雄性SPF级BALB/c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SC1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芫根提取液150 μL,SC2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绞碎芫根原浆悬液150 μL,NC组小鼠每只每次灌胃生理盐水150 μL,连续7 d每日灌胃一次。分别取每组小鼠小肠组织样品提取RNA,总RNA的质检合格后,进行转录组测序。按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对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揭示差异表达高度富集的免疫相关通路。从免疫角度分析芫根灌胃小鼠小肠组织的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27733条 mRNA的表达,SC1组与NC组比较,显著差异表达基因1635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123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399个;SC2组与NC组比较,显著差异表达基因2872个,其中上调差异表达基因2233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639个(P<0.05)。按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聚类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白介素分泌、干扰素反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维生素和脂肪消化吸收等途径的富集度在两个芫根组中均居于前20位(P<0.01),肠黏膜趋化因子CCL20和巨噬细胞极化标志物CD274等免疫蛋白编码基因差异表达显著且同属于上述多个免疫通路。结论 芫根灌胃小鼠小肠的差异表达基因在白介素分泌、干扰素反应、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等途径高度富集,提示芫根对肠道免疫系统及肠黏膜功能的调节,其中CD274的表达上调和CCL20的表达下调提示诱导M1型巨噬细胞极化和T细胞活化可能是芫根调控免疫和维护肠道正常结构功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目的 分析灌云县2016—202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灌云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以及病原学变化等。结果 2016 —2021年灌云县手足口病 4 205例,呈现出“隔年高发”特征,年平均发病率为67.50/10万;4 —6月和10 —12月为高发期;男性占比明显高于女性;0~4岁散居儿童居多;伊山镇、侍庄街道和东王集镇发病率位居前三。2016 —2017年确诊患儿病原以EV71为主,2018—2021年以Cox A6为主。8例重症病例集中在1~5岁,确诊的重症患者以EV71感染为主。结论 灌云县手足口病疫情具有“隔年高发”和季节性“双峰流行”特征,以0~4岁散居儿童为高发人群和灌云县县城及周边镇(街)为高发区域。EV71灭活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EV71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  相似文献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